一、前期准备工作
1.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
1.1工程承建商必须将工程上正式使用的与结构胶相接触的所有基材样件,一般包括玻璃、铝型材、泡沫条、双面胶进行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
1.2公司将按GB16776-1997标准附录A进行相容性试验,以确定硅酮结构胶与基材及双面胶条的相容性,并出具检验报告及使用建议。
2.工程图纸的审验及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的验算
2.1 使用本产品的用户必要时应尽早将幕墙的设计图纸送到本公司,本公司有专人对工程硅酮结构胶节点设计进行审验;出具审验报告或相关建议。
2.2 所有使用本公司硅酮结构胶的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过程都必须遵守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2.2.1硅酮结构胶的粘结宽度
风荷载作用
CS1=Wk·a/2f1
自重作用
CS2=Gk·a·b/(a+b) /f2
Cs1——风荷载所需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mm)
Cs2——自重所需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mm)
Wk——风荷载标准(Kpa)
Gk——玻璃的单位面积重量(KN/m2)
a——玻璃的短边长度(mm)
b——玻璃的长边长度(mm)
f1——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140 Kpa
f2——胶的自重强度允许值7 Kpa。
2.2.2硅酮结构胶的深度与粘结宽度
l 结构胶的最小宽度为6 mm
l 结构胶的最小深度为6 mm
l 胶宽和胶深的比例必须介于1:1和3:1之间
2.2.3结构胶接口设计除以上内容需考虑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效应、温差效应、浇灌或构件安装产生的接缝误差及密封胶的位移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
二、施工基本要求
1.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对施工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1有高度的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1.2熟悉结构胶施工工艺程序,熟练掌握结构密封胶施工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具;能看懂工程图纸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
1.3掌握结构密封胶粘结失败后的解决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
2.对施工技术环境等条件的要求
2.1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施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如烧毛处理的棉布及刮刀等,双组分结构胶需使用专用的混胶机进行打胶)。
2.2施工环境应光线充足、环境清洁、具有防火、防暴防尘等措施。
2.3单组分结构密封胶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40℃,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40℃。
2.4对结构胶的生产日期、合格证、检验报告、胶缝验算报告,相容性试验报告一一核对,产品应符合标准和幕墙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程序
1.基材表面清洗
被粘材料表面的清洗对工程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严格的表面清洗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1清洁用材料:
l 对于非油性的灰尘、污垢及结霜等,通常用50%的异丙醇水溶液、异丙醇及酒精等即可
l 对于油性的污垢及薄膜等,需用脱脂性溶剂如甲苯、二甲苯或丁酮等
l 本公司出具的相容性报告上注有清洁剂种类
l 清洗用布应为白色清洁、柔软、烧毛处理的棉布
1.2 “双布擦拭法”
1) 用相容性报告中要求的清洗剂浸润一块干净布擦拭基材表面,擦拭被粘表面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
2) 在清洗剂未挥发之前,立即用第二块干燥而洁净的布块把被粘物表面的清洗剂擦去,不允许清洗剂在基材表面干枯。布块应定期更换,保证不因布块引起第二次污染。
3) 清洗宽度应始终大于粘接密封施工宽度,一般两边各宽1cm左右。
4) 当清洗深而窄的部位时,可用干净的布缠绕在合适的工具上,按上述程序进行擦拭。
5) 清洗质量的检验,使用由清洁剂浸润的布块擦拭被粘表面,要求布块上必须无污染。
6) 清洗过的表面不允许用手再次触摸或其它任何方式再次污染表面。清洗后一小时内不涂胶的表面,在涂胶前应重新清洗一次,方可施工。
7) 在白色的抹布被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更换,而且浸蘸清洗剂时应将清洗剂从容器内倾倒在干净的抹布上,而不是将抹布放入容器中进行浸蘸,以防清洗剂被污染,更不允许在被粘表面喷洒或刷涂清洗剂,造成清洗剂在被粘表面溢流,引起油污溶解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8) 操作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防火和防爆措施,同时应遵守有机溶剂使用的技术安全规定。
1.3多孔性材料表面的清洗
多孔性石材如花岗石或大理石用溶剂可能不能有效清洁,根据多孔性材料的表面特征,有的需打磨清洁,有的需用溶剂清洁,有的两者都有,高压水冲刷(或钢丝刷加水冲洗)也是一个有效的清洁方法。多孔性材料在清洁过程中会吸收溶剂、底涂等,在打胶前,必须等其完全挥发。
2.底涂应用
2.1根据相容性及粘接性试验结果选择需使用的底涂,底涂应在清洗剂清洗之后使用
2.2在小容器内倒入足够立即使用的底涂(不要超过10分钟的用量),将装有剩余底涂的容器盖紧,以防溶剂挥发或吸水而变质。
2.3用硬毛刷或一个干净的无脱绒白布在被粘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底涂,切勿倾倒或过多使用底涂,过多底涂会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粉状的、白垩的尘膜,导致胶与底涂之间粘结力的丧失(过量的底涂可用一块清洁、干燥及不脱绒的布或非金属丝刷来清除)。
2.4仅对一小时之内进行粘接密封注胶的表面使用底涂,若灰尘较多时,在底涂干化后(一般在10~15min内干化)立即注施结构胶。
2.5底涂内含有挥发性易燃溶剂,因此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底涂,且有防火防暴措施。
2.6必要时遮住被粘表面边缘以防止底涂施于被粘表面以外的区域。
3.结构胶的注胶程序及成品保护。
3.1在注胶之前,先用护面胶带将被粘区域外延的水平表面盖住,以防止在刮胶时污染这些区域。
3.2 单组份结构胶可以直接用手动或气动胶枪施工, 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需使用专用打胶设备,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性用蝴蝶实验方法测试(见蝴蝶试验图示),并填写记录。
3.3 使用气动胶枪时应调节好操作压力,确保足够的正压力将密封胶注满整个胶缝。
3.4胶枪口径应小于接口厚度,使枪口深入接口二分之一深度。枪觜应连续均匀适度的移动,确保接口内充满结构胶,注胶时应防止移动过快或往复而产生气泡或空穴。
3.5 注胶完成后,应在胶缝表面形成结皮之前(一般为10~20min)用刮刀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接口内压实,使结构胶与接口的侧边相接触,以助于减小内部气泡和空穴,并保证结构胶与被粘表面的接触,最后沿同一方向将接口表面刮平整。
3.6 不要使用液体辅助材料如水、肥皂水、酒精及其他有机溶剂来帮助刮胶,这些材料将妨碍密封胶的固化和粘结性的形成并产生表观问题。
3.7修整完毕,在密封胶形成结皮前(大约刮胶后15min内)除去护面胶带。并随即在单元板块玻璃或铝框上标上日期及编号,水平放置进行养护。
3.8再次搬动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为7天,双组份养护为12小时。
3.9完全固化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为14天,双组份养护为7天。
4.更新和修补工程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工后都可能发生需进行修补或重新进行装配等情况,如:割胶试验单元件的修补、各种情况引起的玻璃面的损坏、幕墙系统的失败如粘结性失败或漏水等。一般执行以下程序:
1) 仔细记录日期及失败的具体情况和位置,对于较大范围的问题,应尽早与本公司及设计施工单位联系,根据具体情况对整个系统或局部进行重新评估,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继续进行施工的通知前,严禁进行下一步操作。
2) 进行割胶,在材料表面留下薄薄的一层(大约0.5~1mm之间)。
3) 按照两块布清洁方式进行清洁(对于割开胶后,马上进行的施工,表面清洗可以省略)。
4) 无需使用底涂,新胶就可与旧胶获得良好的粘结。
5) 清洗过程中,硅胶可能会吸收一些溶剂,在施打新胶前须让溶剂彻底挥发。
6) 将干净的基材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安装临时固定夹具,接口四周贴上遮蔽胶带。
7) 按照规定的施工步骤注入新鲜的结构胶,待结构胶充分固化后,检查粘结力,并移走临时夹具。
四、品质管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整个使用过程均应得到良好的控制
1.施工前的检测
1.1首先检查产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外包装、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等是否齐全。核对购买发票上的产品数量、规格型号等是否正确,以确保产品质量。
1.2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 结皮时间/弹性试验
对于每一批号的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均应进行表干时间及弹性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密封胶的工作整平时间以及确保密封胶能够完全固化。方法如下:
1) 在PE膜上打约1mm后的密封胶,每隔10min,用玻璃棒轻触密封胶表面。
2) 玻璃棒上不会粘胶的时间称为表面结皮时间,记录达到该点所需的时间。如果在3h内胶的表面仍未结皮,请不要使用此材料,同时联系建华公司。
3) 让胶固化24h,将密封胶从PE膜上撕下,慢慢地拉伸至100%,看胶样是否已固化,再放开看是否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的80%,若不能恢复,请不要使用此材料,同时联系建华公司。
4) 记录相应的检查结果与工程项目记录表中(表格见附录二),保存以便将来提供核查。
1.3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 蝴蝶试验/拉断时间试验
对每批产品及在每次开机前均应进行蝴蝶试验及拉断时间试验,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查主剂及催化剂是否混合均匀、密封胶的适用期以及确保密封胶能够完全固化。实验方法如下:
1.3.1蝴蝶试验
1) 在一张白纸中间打一条至少长5cm 的JH-399密封胶。
2) 折叠白纸,让纸上的胶挤压成 薄膜状。
3) 拉开白纸,肉眼查看形成的胶面,正确的混合不会有白灰色的斑纹,未混合均匀的会有白灰色斑马纹,若有白灰色斑马纹出现,应让打胶机继续运转排胶,直至无白色斑马纹出现为止。
4) 若白色或灰色条纹持续出现,应检查打胶机,通过清洗或更换打胶机的混合系统或胶管,打胶枪或者调解配比阀门来解决。请与打胶机制造商联系。